| |
說到 PD (Peak Design 這個品牌有在玩攝影拍照的朋友應該都不陌生,方便夾取相機、GoPro 的 Capture、相機常見紅豆豆的 Peak Design 相機背帶系統、一系列有型又好用的相機背包,現在 PD 也推出腳架 Travel Tripod ... 全文>>| |
散步攝影這個專題,是最近的一個發想。想利用比較小規模的形式整理一些照片,慢慢把一些旅行途中的風景堆砌成一個他方日常的專題。既然是舊照片,那麼巴黎這個影響我日後多年的城市,應當要當作第一個主題。一、回憶 ... 全文>>| |
已經寫過一次完整的Olympus E-PL9心得文章,結果看到限量的歐洲藍版本,還是忍不住下手。這篇文章就來說說E-PL9這個特別的顏色吧!經過了這麼多年,Olympus在無反光鏡系統上摸索出了幾個系列。留存至今的系列,不管 ... 全文>>| |
Batis系列到現在已經是個有著四顆鏡頭的家族了,從初期的Batis 25mm、Batis 85mm開始,而後推出了更廣角的Batis 18mm,然後是更望遠的Batis 135mm。可以這麼說,除了50mm還有35mm以外,Batis這個系列幾乎已經將所有 ... 全文>>| |
前兩回的掌心攝影課,我們聊過了兩個我比較常用的設定:「輔助格線」與「照片比例帶來不同的視覺感」。這一回的掌心攝影課,我們重新回歸到基礎,這回,我們來聊聊對焦點跟曝光值的補償。▲小米MIX2拍攝一、對焦點的 ... 全文>>| |
Olympus從E-P1開始,在數位PEN裡,分支了許多系列,有主力的E-P,也有輕便的E-P Lite(E-PL),稍早之前,還有個最輕便最簡潔的E-PM系列。這些系列隨著市場的更動,也慢慢地有了精簡。E-P系列目前往精品化走,變成了 ... 全文>>| |
「掌心的攝影課」來到第二回,上一回我們利用了「輔助格線」來穩定跟加強照片的基本構圖,那麼這回,我們來利用一個簡單的改變,來強化更多照片傳達的樣貌。這回想跟大家聊些什麼呢?我覺得「照片比例」是個很不錯的 ... 全文>>| |
年三月的時候,同樣因為CP+的緣故,又再次去了東京。這幾年分享的照片,確實有逐漸往日本旅行的照片靠攏,畢竟在台灣時也有各式各樣的雜務,不太能像旅行期間一樣盡興的按快門。旅行中的照片,總是多了不少挑戰。一 ... 全文>>| |
一直都想分享拍照時候的一些設定,想了很久都沒有付諸實行,這一兩年來,用手機來拍照的人越來越多。在攝影技巧之外,我覺得有很多是一些觀察在拍攝的付諸呈現,會有一些簡易方法來輔助自己,所以慢慢地整理了這一系 ... 全文>>| |
轉眼間「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這個系列在這一年半之間也來到了第八卷,回頭看看已經發表的旅行相片集,每一卷也都因為去的地方、當時的天氣、不同的季節而有不同的風格。想想,也確實很符合當初把題目定成「若是卷底 ... 全文>>| |
不管在討論區亦或者是Facebook等社群上的熱度,近期最熱門的,就要屬Sony A7 III了。在不到六萬元的價位底下,擁有135全片幅,在性能上有很長足的增進,也難怪成為大家的焦點所在。身為A7自2013年以來的使用者,不管 ... 全文>>| |
身為攝影的愛好者,近年來我拍照器材的天平,在相機之外,或多或少也往拍照手機去偏移。為什麼天平多少往拍照手機去偏移呢?有很大的原因是隨身。隨身攜帶的相機,總是讓我在每個旅行跟日常片刻,拍下不經意的美景。 ... 全文>>| |
說Contax G 45mm F2 Planar (以下以G45代稱)是整個千禧世代鏡頭的榜眼,也許有點武斷,不過雖不中,亦不遠矣。一直以來,G45在近二十年來的文章中,都會提到它是銳利排名第二的鏡頭。這個來源其實是大約2002年時, ... 全文>>| |
沒想到這麼多年後,還會寫篇文章給Olympus的ZD鏡,不是什麼特別的銀環,就只是顆ZD 14-54mm F2.8-3.5。大約就在一年以前,4/3聯盟的新型錄正式的加上「4/3系統的Zuiko Digital鏡已經停產」的字樣,當時我也曾發了篇 ... 全文>>在買房子前,全戶濾淨設備一直有在我們家的清單裡面!!其實現在比較新的大樓,都已經有裝上全戶濾淨、全戶過濾系統~但由於我們買的是透天,所以這" 繼續閱讀>
在應用程式裡也可以看到智慧連網顯示器最近開啟的應用程式有哪些,除了看看小孩都在透過 TL55U12TRE 使